欢迎访问汽车百科网

广汽三菱新消息 消失的广汽三菱:下一步何去何从

频道:汽车知识 日期: 浏览:1250

大家好,关于广汽三菱新消息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消失的广汽三菱:下一步何去何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广汽三菱新消息 消失的广汽三菱:下一步何去何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目录

  1. 消失的广汽三菱:下一步何去何从
  2. 又一日系巨头将倒下广汽三菱宣布停产裁员
  3. 官宣停产、裁员,广汽三菱已进入倒计时
  4. 广汽三菱确定停产!后续问题该如何处理

消失的广汽三菱:下一步何去何从

5月5日晚,广汽集团发布产销快报,4月全集团生产汽车17.7万辆、销售汽车1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65%和42.57%。1-4月,广汽集团累计实现产量74.1万辆,同比增长1.95%;销量71.7万辆。

但是,在产销快报中赫然缺少了一个我们熟悉的身影,广汽三菱。在如今这个市场大势和竞争态势下,“消失”并不是一个好兆头。继缺席上海车展之后,广汽三菱到底去哪里了呢?

广汽三菱“停产”背后

广汽三菱的“消失”,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此前停产的传言。

4月底,三菱汽车官方曾表示,由于中国业务销售放缓,新欧蓝德销量低迷,三菱汽车宣布在2022财年(截至2023年3月)的合并财报中计入121亿日元的营业外费用和105亿日元(折合6.13亿元人民币)的特别亏损。

“在中国国内市场本身发生变化和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销售目标继续无法实现,盈利能力预计持续下降。”三菱方面对广汽三菱的困境直言不讳。

在此背景下,有媒体报道,三菱决定停止中国当地的新车生产,广汽三菱位于湖南长沙的工厂已经停产近两个月。长沙工厂是广汽三菱目前唯一的生产基地,设计产能是年产20万辆。但在2022年,广汽三菱的产销分别只有3.5万辆和3.3万辆,同比下滑超过40%,产能利用率仅3.33%。而今年1-3月,广汽三菱的产销量分别只有3368辆和3969辆,同比继续下滑超过50%以上。

对于停产的传言,广汽三菱方面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但是从广汽三菱被“剔除”出4月产销快报这个动作来看,停产应该并非传言。据悉,广汽三菱在5月会继续停产。6月是否恢复生产,将视库存和销售环境而定。

但是,广汽三菱今年1-3月的产销分别为3368辆和3969辆,销量高于产量,已经在消化库存,而且2022年的余下的库存也就是大约2000辆的水平。这个库存量应该还不至于到需要停产的地步。

销量低迷导致三菱正在做战略上的选择或许才是停产的主要原因。

退出中国市场?

2018年-2022年,广汽三菱的销量从历史巅峰的14.4万辆一路下滑,到2022年销量只有3.3万辆,5年间跌幅接近八成。

在燃油车时代还能与各路竞品一较高下的主力车型欧蓝德,时隔八年才得以换代,等到换代上市时,市场环境早已物是人非。面对一个比一个凶狠的新能源品牌,整个燃油车市场都节节败退,欧蓝德也难以幸免。

被视为战略转型希望的纯电SUV阿图柯,2022年上市之后月销量就从未突破过100辆,在整个车圈几乎“销声匿迹”。过高的价格、内里用的广汽的技术、品牌缺少强硬背书,无法掀起风浪也在意料之中。

曾经的广汽三菱也一度是财大气粗,赞助和冠名了包括《歌手》、《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等多档国内热门综艺。但是截至2022年末,广汽三菱资产总额59.61亿元,负债总额59.5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9.87%,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边缘。广汽三菱的困境,也让三菱汽车的战略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2020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共同发布了2030远景。其中,三菱汽车的运营重心被放在了东南亚和大洋洲。同年,市场上就首次出现了三菱汽车将要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尽管后来官方紧急辟谣,但从后续的发展看,至少说明当时三菱高层已经萌生了退出的念头。

今年2月,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正式签署了关于联盟重组的约定性框架协议,续约15年。其中提到联盟将在拉美、印度、欧洲投入创造高价值运营项目,但却对中国市场只字未提。之后,有关三菱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再起波澜。

这次的消息有板有眼,某车圈大V在微博上暗示一家日系品牌将要退出中国市场。同时有媒体称广汽三菱将退市,长沙工厂会被广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收编。广汽三菱不得不再次出面辟谣。

退出或是一种好的选择?

以广汽三菱目前的负债率、亏损情况、销量表现来看,已经符合了破产和退出的标准。那么,结合停产、缺席上海车展、被剔除出产销快报这一系列的动作,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是股东双方已经在做“撤退”前的最后准备。

其实,生意有时候是门玄学。企业再强大,总会有衰落的时候。中国车市的规律是,强势品牌可以依靠技术和品牌力维持7-8年的长周期优势,二三线品牌凭借爆款车型能够保持三四年的短周期优势。近20年的发展历史中,所有国内汽车企业概莫例外。

以这个规律看,三菱在中国市场兜兜转转已经坚持了27年,以今时今日的处境,放弃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并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除了中国市场之外,三菱汽车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并不拉胯。2022年三菱日本本土产量超过44万辆,在海外共生产了超过100万辆新车。而且,在整个三菱集团的业务板块中,汽车板块也并非其核心业务。所以,即使是放弃中国汽车的合资业务,对三菱的整体影响也不大。

合资车企靠着合资光环就能卖车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特别是二三线品牌,与其硬撑倒不如退而求其次,避免被这一波旷日持久的油电大战拖垮,将来等到时局稳定再重新谋求中国市场的发展。

Jeep在与广汽分手后,仅仅只过了3个月就以进口的方式重返中国;捷尼赛思、雷诺都是两进两出中国市场,甘于做小而美的品牌;福特在前不久的财报会议上已经放话,要减少在华支出,专注高回报的业务领域。此时此刻的三菱,退出又有何不可呢?(文/优视汽车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又一日系巨头将倒下广汽三菱宣布停产裁员

近日,广汽三菱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再次引发大众对其的讨论。信中表示,由于销量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广汽三菱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信中还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优化。信末还有总经理山本贤一郎和执行副总经理李曲明的签名。

2012年,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多年来,广汽三菱推出了一系列受欢迎的汽车产品,也曾迎来过“高光”时刻。尤其是在欧蓝德国产之后,据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达到11.73万辆、14.4万辆、13.3万辆。彼时,消费者要购买合资品牌SUV,广汽三菱是一个难以绕开的选项。但好景不长,随着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市场热点,广汽三菱迅速陨落。数据显示,2020~2022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为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分别同比下滑7.64%、43.62%、11.99%和49.13%。

其实,关于三菱破产退市的传言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到了2023年,广汽三菱的处境更加艰难。早在此前便有市场消息传出,广汽三菱已在今年3~5月暂停新车生产。今年4月,广汽集团的产销快报首次没有列出广汽三菱的生产和销售数据。

而从乘联会最新数据来看,广汽三菱在6月的总销量只有326辆,其中卖的最好的仍旧是欧蓝德,售出了300辆,旗下的劲炫和奕歌则只卖出了10辆。而三菱目前在售的纯电车型阿图柯,月销量仅有6台。这个数据不可谓不惨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曾经在燃油车时代无比辉煌的广汽三菱,在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的冲击下,已经被市场逐渐淘汰。这样的结果,在笔者看来是其实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一点,从它投放在市场上的车型就可以看出,仅仅依靠欧蓝德、新劲炫、奕歌和阿图柯四款车型车型很难长久发展。反观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紧随市场变化不断投放新产品,才是明智之选。

除了产品矩阵不完善之外,产品竞争力也是导致三菱走向停产路线的很大原因。纵观四款车型的销量情况,不难发现,三菱除了欧蓝德之外没有一个能打的。可随着电气化时代的来临,留给欧蓝德的市场红利迅速消亡。尽管在去年,欧蓝德终于迎来了换代了。然而,此时的汽车市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随着汽车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廉颇老矣”的欧蓝德对于消费者而言已经没有太大对的吸引力了。

当然,广汽三菱也曾试图通过新能源转型摆脱困局。2022年3月,三菱正式推出纯电车型阿图柯。作为一款紧凑型纯电SUV,阿图柯整体实力并不算太突出。看看隔壁的长城,同样之前也一直专注燃油SUV、皮卡领域,但最新推出的新能源SUV长城Hi-4却能收获一众好评。虽说在新能源领域合资目前处于弱势,但如此明显的差距还是值得广汽三菱思考。除此之外,阿图柯19.98万元的起售价对消费者来说也很难有吸引力,毕竟在20万级的电动车市场里面,可选的车型并不算少。

实际上,在华遭受冷遇的合资品牌又何止广汽三菱一家。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已经过去,下一个广汽三菱或许很快就会出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瑶看新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官宣停产、裁员,广汽三菱已进入倒计时

近日,不少汽车品牌纷纷交出了半年答卷,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广汽三菱却是宣布要“退圈”。7月13日,广汽三菱发布一封全员信,表示产品受市场转型的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公司经营层和股东方慎重讨论,决定于6月进入临时停产阶段,与此同时进行人员结构优化。停产、裁员,广汽三菱退出已进入倒计时?

从全员信可以看出,广汽三菱成立于2012年,由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各出资50%,已走过了11个年头,在退出东南汽车之后,广汽三菱成为三菱唯一的合作伙伴。如果广汽三菱停产或者退出,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也会随之“消失”。

广汽三菱也有高光时刻,2018年销量曾达到14.4万辆,之后便开始一路下滑。2021年,广汽三菱销量已跌至6.6万辆,不到巅峰时一半。而今年以来,广汽三菱更是糟糕,连续三个月雪藏了销量,上半年销量只有1.2万辆,月均2000辆销量,意味着这个老牌合资品牌已经被“放弃”。

品牌车型单一,电动化产品滞后,让广汽三菱成为中国车市的“另类”。为了扭转这一不利的局面,甚至不惜引入了广汽的电动技术,基于广汽纯电GEP2.0+平台打造出了阿图柯,续航里程近520公里,试图最后一搏。

然而,无论是新款欧蓝德还是阿图柯,上市后的销量都是不乐观。阿图柯基于AION V打造而来,但是AION V本身表现也不强,基于AION V打造的阿图柯也没有力挽狂澜,无法吊起消费者的“胃口”?

车市观察简单三点:

停产还是退出?

一封全员信,引发了广汽三菱退圈的猜测。面对汽车电动化大潮,合资品牌转身慢,水土不服的现象并不稀罕。之前,已有广汽菲克、讴歌、英菲尼迪等宣布退出,目前还有几个品牌在边缘地带徘徊。

今年3月20日,便有业内人士爆料,“某日系合资品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生产线将转作为同集团自主品牌代工。”同时声称,该品牌近期会有一波大幅优惠清仓。这一消息发出之后,引来不少猜测,重点指向了“广汽三菱”。

之后,在今年4月份,广汽三菱位于长沙的工厂传出“停产”;今年5月,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雄在日本媒体会上证实停产传闻,并表示“在华面临困难,按计划将于6月重启生产。”然而,并没有等来复产消息,却是彻底停产的决定。

从各种官方渠道来看,广汽三菱只是停产,并不是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广汽三菱的股东三方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一个合资品牌,如果停产基本意味着,距离退出已经不远了。

反向技术输出“水土不服”。

之前,一般都是外资品牌对中国品牌技术输出,反向技术输出一般比较少见,广汽向三菱输出电动技术就是其中一例。众所周知,广汽三菱并不是没有努力,甚至与广汽集团联合打造了阿图柯车型,只不过这一尝试并不理想,甚至是以失败告终。同时,广汽集团与本田和丰田两个品牌,也有纯电车型推向市场,但都是波澜不惊。

这是不是意味着,自主品牌向合资方输出技术并不成功呢?随着电动化成为市场大势,不少自主品牌在电动技术上的积累优势显示,连奥迪都开始向国内车企寻求合作,或引入电动技术为其作用。吉利与雷诺成立合资公司,联合输出混动技术。马自达与长安联合研发新能源产品。

一边是如火如荼的技术输出,一边是并不算是很成功的产品,这种技术输出难道并不是一条成功的模式?单一的案例,很难下结论,但是自主品牌在电动、混动技术上的储备优势是毫无疑问的。

广汽三菱不是最后一个。

近年来,合资品牌退出,豪华汽车品牌退出并不是个例,广汽三菱不是最后一个,还有几个品牌处于这一边缘了。据了解,近两年广汽集团旗下,已有广汽菲克、讴歌相继退出中国市场,广汽三菱甚至进入了倒计时。

一个汽车品牌退出,虽然会为老客户持续服务一段时间,但是所带来的服务不变,产品美誉度下滑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选择想买的车型,一定要仔细考虑,不止要关注产品本身,更要关注品牌本身的动态,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是谁。

广汽三菱还会回来吗?会借助新能源重生?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车市观察从阿图柯来看,广汽三菱对于电动车并没有前沿技术,如果是想借助广汽集团实现回归或者逆袭,最起码现在看是不现实的想法。而日产雷诺三菱的联盟本身也是多事之秋,雷诺已经摆脱了对于联盟的技术依赖,三菱会从中获得多少前沿技术呢?

所以,这一封全员信宣告停产,或许就是广汽三菱最后的告别。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观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广汽三菱确定停产!后续问题该如何处理

在今年3月份,有一家合资车企曾传出过退市传闻,那就是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的广汽三菱,就在7月13日,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发布了《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信中提到了广汽三菱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优化。‍‍‍‍‍‍‍‍‍‍这样看来,早在1973年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历经了50年风雨的三菱汽车,是时候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离开是注定的事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提到过,根据广汽集团2月产销快报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广汽三菱的销量仅有330辆,同比下滑90.91%;1-2月累计销量也仅为1498辆,同比下滑79.86%。‍‍‍‍‍‍‍‍‍

4月的产销快报中,广汽三菱首次没有列出广汽三菱的生产和销售数据,且合并至“其他”项。而到了6月,广汽集团发布的数据中,广汽三菱的产销数据已经为“0”,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广汽三菱的停产。‍‍‍‍

在5月的时候,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夫曾表示,“现阶段还未决定撤出中国业务,但架构改革是必要的。”并表示后续将根据库存和销售环境进行调整,预计会在6月份重启新车生产,但具体的复产时间并未公布。

结果我们并没有等到广汽三菱复产的消息,反而等来了一封裁员信。‍‍‍‍‍

而消息传出之后,广汽三菱相关工作人员也回应称消息属实。并表示“由于(广汽三菱)销量不理想,需要暂时停产消化库存。现在属于一个过渡阶段,如果后续广汽三菱能通过调整改善经营,将恢复生产,目前复产时间不确定。”‍

另外相关人员还说“广汽三菱并未退出中国市场,仍然是广汽集团持股50%的合营公司。”目前,广汽三菱的股东三方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

虽然官方强调了“并未退出中国市场”,但我仍然不看好广汽三菱,我还是认为“与其失去尊严苟延残喘,不如体面地离开。”目前广汽三菱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并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电气化进程缓慢

二、主销车型为“换壳车”,无法被消费者认可‍

三、车型性价比下降严重,对消费者而言无吸引力‍‍‍‍‍‍‍‍‍‍

具体表现在文章《又有合资品牌要退出中国市场?再下一个又会是谁呢》中已经展开说过,在此便不过多赘述。

总之,哪怕广汽三菱继续苦苦支撑,未来退市也是定局。

后续如何处理

在停产之后,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相信背靠广汽集团的广汽三菱,会给旗下员工一个合理的安排,这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过多关心。

我比较关心的,是位于湖南长沙的三菱长沙工厂。

作为广汽三菱唯一的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为20万辆的长沙工厂一旦闲置,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早在3月的传闻中,就提到了“即将退市的合资车企”的生产线产能将转作为同集团自主品牌代工,那现在看来长沙工厂极有可能将产能转给埃安品牌。

在刚刚过去的6月,埃安品牌销量45013辆,同比增长86.7%;1-6月累计销量209336辆,同比增长109%。‍‍‍‍‍‍而埃安旗下的高端子品牌昊铂,也刚刚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达成了2000万辆新车下线的里程碑。

埃安品牌的势头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把三菱长沙工厂的产能转给埃安,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合资车企怎么了‍‍‍‍‍‍‍‍‍

还记得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三菱还带来了一款名为L200的皮卡车型,预售价格高达27-30万元。这款车型全系搭载的都是2.2T MIVEC柴油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为110kW,峰值扭矩为400牛·米,匹配的是6速自动变速箱。

动力弱也就算了,配置方面这款车也是低得可怜,与其高昂的售价完全不匹配。而在广州车展发布之后,三菱L200也就没有了消息,至今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其实也是很多合资车企的问题——售价高、配置低,性价比完全无法吸引消费者。

在以前,消费者没得选;而现在,自主品牌快速发展之后,相信更多消费者会转投自主品牌阵营。老牌合资车企可以依靠口碑和品牌影响力暂时维持销量,但一些二线甚至三线的合资品牌就很艰难了。‍‍‍‍‍‍‍‍‍

而且在电气化的大潮下,合资品牌特别是日系车企在电气化转型方面的迟滞,也使得它们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另外,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这样的合作形式也很尴尬,不同品牌使用相同平台的车型,进行互相“套娃”、“换壳”,像是日产这样的大品牌受到影响倒是不大。

但像雷诺、三菱这样影响力相对小的品牌,在同一市场中反而会遭到来自联盟成员的“恶性竞争”,它们的结局大家也有目共睹。‍‍‍‍‍‍‍‍‍‍‍

总的来说,广汽三菱就像目前合资品牌车企的缩影,电气化进展缓慢;旗下车型又没有值得消费者关注的亮点;最重要的是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总认为凭着口碑和品牌影响力还能“只手遮天”。‍‍‍‍‍‍‍‍

殊不知它们的销量却已经持续下跌,而中国品牌车企的销量则持续上升。如果再不拿出点诚意来,相信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将成为下一个雷诺、三菱,退出中国市场只是迟早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主指南,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OK,关于广汽三菱新消息和消失的广汽三菱:下一步何去何从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

上汽大众330全部车型及价格(上汽大众suv330报价)

为什么是2018款奥迪a6l,18款奥迪a6很老了

哈弗h10上市时间,新款哈弗H10整体表现如何能否延续H6的辉煌呢

适合长途旅行睡觉的车 适合长途自驾也可以作为床车的车有哪些

入手大通g50后悔 上汽大通g50的双离合能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