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汽车百科网

为什么试驾时空间大 后来就变小了(试驾可以开多远)

频道:汽车知识 日期: 浏览:1233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为什么试驾时空间大 后来就变小了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试驾可以开多远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为什么试驾时空间大 后来就变小了(试驾可以开多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前连夏利都能坐进1.8米的人,为什么现在这些车大家都说小

老夏利有两厢和三厢版本。两厢版本长宽高为3755mm/1615mm/1385mm,轴距为2340mm。三厢版本长宽高为4090mm/1615mm/1385mm,轴距为2340mm。两厢版本空间小就不多说了,我们说说三厢版本。

现在看看夏利的车身设计,会觉得有非常浓烈的时代感,挺拔的C柱、方正的后备箱为代表的标准三厢车设计,与现代设计讲究流线型,大尺寸座舱相比还是区别挺大的。

为什么试驾时空间大 后来就变小了(试驾可以开多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说夏利的空间优势,那就是因为头部曲线方正,头部空间比较好。不过要说空间足够,真的很难让人信服。后排鼓包不小、膝部空间也不够大,让1.8米的人坐进去,在保证前排同样身材坐姿情况下,舒适性肯定是不高的。

为了提升空间,后排坐垫做得较短,且上翘(翘的目的是增加承托、腿部避免蠕动),不过依然会觉得有点局促。记得当时市面上有很多夏利的出租车,司机为了让后排舒服点,普遍会把前排座椅尽量往前挪些。

那为什么现在大家会觉得这些车空间小呢?

要我说这是很正常的呀,经济能力提高了,自然希望物质生活水平也提高。

现在A级车的尺寸直逼B级车,轴距也跟着大了不少。我们拿吉利远景(指导价4.79~7.39万元)来说,长宽高为4599mm/1747mm/1482mm,轴距为2515mm。可是要比夏利大了不少。

其实回头看,当一汽将夏利收入囊中之后,对其定位是:生产经济型车,走低端路线。这是夏利大败局的起始,时代告诉我们,不做精品,不走向高端,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有人觉得夏利这类车空间小,还真不奇怪。以前只是没能力说,现在开始有能力说罢了。

这个问题勾起了满满的回忆,虽然那是简陋的时代,但是却充满了幸福感。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题主说的以前,估计要在15年以前,中国市场还没有普及汽车,不要说夏利不高端,能够拥有一辆小轿车绝对是非常富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车的需求,不是空间、不是性能、不是油耗、不是外观,而是拥有一辆车即可,在那个年代,空间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车主而言最重要的乃是能够买得起车辆。一个小QQ,185cm的车主都能塞得下,更何况其他车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小夏利放到现在绝对是无人问津。我们大街上开的这些车,空间小只是相对的,如果说车主身高达到185cm,也是可以正常驾驶的,只是稍微有一些不舒服罢了,这还要归结到时代的问题,既然有更好的车,空间更大的车,开起来更舒服的车,为何不购买呢?

现在的时代,汽车早已遍地都是,并且车辆型号五花八门,车主对车辆的需求也逐日提升,各种空间车辆也是一应俱全。尤其是随着SUV的推出,车主对车辆的空间感开始有所要求,并且现在的汽车价格已经非常低,可谓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买得起。

欢迎关注“汽车概况”,我们一起讨论汽车哪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

车没变,人变了!以前60平的楼房觉得足够用了,现在100平也不觉得宽敞。二十年前世面上最多的车型就是微车,出租车几乎都是夏利、奥拓、福莱尔之类的车型。这类小型车自然谈不上空间,只能说是遮风避雨而已。

那个年代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摩托车、自行车。冬季-30℃也能骑摩托,大环境使然。有一天从摩托车换到了小汽车(夏利),真好!起码冬天暖和,开着舒服,刮风下雨都不怕,四个轮子更安全,也比摩托车好多了!两轮换四轮,是质的改变,质的跨越。刚开上/坐上小汽车,哪里都新奇。相对摩托车来讲,动力强、操控好、减震好、开着舒服、座椅舒适,空调暖风音响全具备,这时候根本无暇顾及空间问题,180cm的大个子也能塞进去,这时候是人适应车。上车时很自然的先探头,整个过程用“钻”字来形容比较贴切。

而为了适应大多数人的坐姿,防止高个子碰头,座椅高度自然就刻意的调低(厂家做的)很多,因此身高180cm的朋友做进去也不会顶头,而后排乘客也是如此,刚坐上小汽车,很少有人考虑空间问题,能坐进去就很好了!后排腿部空间就是一个笑话,后排座椅角度调节那是不可能得,坐垫长短从来没有人关心,总之最初的微型汽车就是解决了风里来雨里去的问题,能遮风避雨,铁包肉强过肉包铁。那时候汽车空间是非常小的,但是当时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能开上/坐上小汽车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所以真的没人去在乎空间,或者很少有人重视空间问题。毕竟世面上汽车都是这个样子,高端车很少有人能坐上/开上。最初的汽车也是以“小”字著称的,普遍认为汽车应该要小一点。

就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流行的西服配分头一样,大家都在穿。也就没有人觉得不好看,反而会觉得很“潮”,今天的眼光去看90年代的西服,简直是土的掉渣。

汽车也是如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汽车要求也不断提高。最典型的就是舒适性,温饱解决后就想要活的更舒服一些。汽车也是如此,不断的提升舒适性。其中空间也是大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国人特别喜欢后排的大空间。毕竟大空间家人乘坐更舒服一些,于是世面上的汽车不断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轴距不断拉长,紧凑型空间直逼中级车。不仅空间要大,甚至开门角度都要大一些,方便上下车。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空间车型难以生存,例如专门生产小车的铃木汽车,全球市场唯独中国市场萎缩,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

大家都在变的时候,不变的就会被淘汰。开惯了做惯了现在的汽车,再回首看微车会觉得车内空间令人窒息,这就是对比带来的伤害。如同我们回首八九十年代的西服一样,西服还是西服,但是人变了!

也许只有中国人这么想吧?2006年我去德国采访世界杯,对于人高马大的德国人非常看不懂。那就是他们为何喜欢开着那么小的两厢车——高尔夫。从高尔夫二到高尔夫四全都有,他们的高尔夫四和中国生产的车型完全一样。他们怎么就不喜欢大车呢?德国人的回答是这就是我们的一个交通工具,够我自己用就可以了。他们还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车是不好停车的。他们将车已经完全当做了一个工具,而我们中国人对于车给予了另外一个定义——面子。车只有大才能有面子。所以有钱人看上了路虎。最逗的是可能身高不到1.60米的女司机也喜欢那么大的车,感觉那才是车,那样才气派。可是她忘了停车会多难。在中国很多合资车都加长加宽了,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喜欢大车,夏利他们自然觉得小了。也许再过二十年后,中国人能想明白这个问题了。车就是交通工具,你不是一个富豪,不是一个生意人开那么大的车不方便也不节能减排。

时过境迁,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非常的迅速,一跃成为世界主要的汽车消费大市场,国人对于汽车的态度也在不断的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国人对于汽车的需求变了。

夏利刚上市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工业才刚刚起步,当时还是以桑塔纳为代表的德系合资车的天下,动辄十几万的价格在当时可谓天价,而且没有关系你还不一定能够买的到。夏利上市打破了大众的垄断,低价策略也让普通家庭看到了买车的希望。

在当时,能买到一台车不仅代表你有钱,更是有人脉的象征,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因此,能买得起夏利的人,谁还会在意空间呢。

而现在则不同了,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各种各样的汽车竞相推出,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消费者再也不用为买不到车而发愁。而且因货币贬值,汽车价格越来越低,人们也不在意那几万块钱。花同样的钱,买到更便宜空间更大的车,何乐而不为呢。

时代在变,以前的时候经济落后,汽车保有量少的可怜,只有当官的和很有钱的商人才有车坐,那时候普通人做一次车是很荣耀的事,能回味好久,巨大的幸福和喜悦感纵然是挤一点也不觉得,改革开放一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由步行到自行车,摩托,电动到现在大部分家庭有了私家车,人们有了钱慢慢对物质的要求逐渐增高,不在满足于能跑就行,开始青睐高档车型,追求舒适高科技的感受,所以车不在于挤不挤,关键是自身条件发生了变化,环境改变人的感受,这也侧面反映了时代在变,科技在进步。

说一下我自身吧,我本人净身高183㎝,我的车是吉利博瑞,车长4米96差4厘米不到5米,够大吧?但是我坐进去只能把座子放到最低,不然就有点碰头,我哥的车是雷凌,具体数据我不清楚,反正肯定没有我车大,但是我坐进去能把座椅升高一半头部还有跟我车差不多的空间[黑线][黑线]

这玩意儿真心不能只看数据,得你自己亲身试驾体验才行

汽车文化和消费者需求是密切相关的,与时代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夏利火热的年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火车,自行车,摩托车和公共汽车,当时汽车比较昂贵,并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当时的夏利堪比今日的大众迈腾

现在汽车早已经普及,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了很多,汽车不在遥不可及,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小车早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大车时代已经来临,很多合资车型到国内都需要加长,消费者目前对大车情有独钟

时代在变迁,生活环境和需求都在变,汽车就像当年的自行车一样普遍,已经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品牌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余地很大,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选择才有市场,夏利这样的发展产物已经一点点被淘汰

现在SUV车型比较火热,所以很多品牌更加专注SUV车型,这也是为了适应市场,如果消费者对MPV车型需求多,同样MPV也会火热,所以汽车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是成正比的,和时代发展也是成正比的

现在新能源车型在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很快燃油车也会退出舞台,所以无论是汽车还是生活都在随着时代在变化

总结: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求,汽车的发展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见证了消费观的改变

我一米八五,06年的时候买了第一辆车派力奥,反正我一人开完全不觉得驾驶位小,后但是调到我舒服了后面确实没法做人了。于是后来换车第一个指标就是我把驾驶位调合适了后面还得有个两三拳的空间,一路换过来,从索纳塔8,到现在的5系,后排空间越来越大,我的驾驶位却一直没变

几十年前,谁家有个十几寸的黑白电视、那叫一个享受,现在不到50寸、那叫电视么(不买更大的、是因为空间不够);过去大过年包一顿饺子、现在一周能吃上好几次,吃的都不爱吃了;过去五六口人,可以一起住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并不觉得有多挤,现在小两口住在百平大房子里,却觉得太小、甚至觉得只有别墅够用;同理,几十年前买夏利的叫大款、夏利算豪车(对比自行车),那个时代买车的极为少数,车企不用做广告、做了广告也没有什么用,买不起的不会因为看了广告、就可以买得起!

过去1.80米身高的人坐夏利、不觉得挤,其实并不算什么,因为那个时代、结合收入,他们要求的很少,一些前卫人士弄一辆车(比如一些企业淘汰下来的车子),并没有把它当作代步工具、而是一种时髦(说炫耀也可以),所以无论车子好与坏、是否拥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汽车比自行车强百倍!那个时代消费者没有好车、赖车的概念,只有汽车、自行车的概念,简单点说即便一人开夏利、一人开奔驰也会被归入到一类、人家有车!所以那个时候买夏利的朋友不会考虑它的空间,在拥挤也比骑自行车舒服!

看过1.90米的男人骑24小自行车么?那大长腿根本就伸不开、下半身很拥挤,可不也得正常骑么?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加质朴,简单点说收入水平低、决定了购买力低,购买力低决定了欲望很少、而无欲则无求;从生存角度去看要先吃饱、再考虑吃好对吧?汽车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先考虑有车、买得起车,之后才会考虑是否拥挤、空间是否够用等问题,这是循循渐进的过程!车辆的普及、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车辆普及的第一步就是完成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什么性能、空间、品牌效应、保值率等等维度都不重要,差异就是有或者没有!等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就进入到从有转优的过程,此进程建立在都能拥有汽车的大背景下,大家买车都不再困难、也会开始了各个维度的对比、考量,既然都能买起、那么为什么不买更好的?

所以在我国改开后,经济不断发展、不断的富强过程中,消费者的心态也在不断改变,鄙人从小喜欢车,小时候都不敢想未来能有车、那时候最喜欢金杯的大面包车,因为座位非常的多(喜欢座多的)、后来喜欢神龙,上了大学后明白汽车必将普及,所以把当时的中华骏捷当成了奋斗的目标;所以随着消费者的购买力越来越强,需求也就越来越高,过去手里头钱少、不硬气,什么都可以忍;现在富裕了、底气足了,要求也就变高了!过去的伏尔加轿车是豪车,而后来我们发现这货是东欧四大破车之首,这上哪说理去?

探店试驾理想one | 空间大、屏幕多、噪音小、开着颠

周围有个朋友特别迷恋理想one,最近提了一台,每次开口闭口都是它的one,让我一定要去体验一下。上周我打开理想官网预约试驾,很快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约好第二天的试驾时间。

店面体验|交通方便,面积不大

理想汽车的销售模式和现在传统汽车品牌不同,体验、交车和售后是分开的,这样更利于客户体验和节约成本,这两点同样也是理想品牌的DNA。西安市的理想汽车体验店在西影路与曲江大道十字西南角的综合体内,租了其中一间店面,面积不大,整体风格和个别的华为体验店比较相似。因为交车和售后都不在这里,所以展厅面积不大,不过位置相对传统4S店更靠近市中心。

体验店里展示着两台实车,分别是7座版和6座版,但明显是6座版更受欢迎。原因很简单,6座版拥有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舒适度更高;带中间过道,第三排进出更容易;审车比7座版省事。旁边还有一个底盘,可以近距离观看,可以清晰的看到增程式动力系统的布局,也方便销售顾问给客户讲解,毕竟新能源汽车对大部分客户来说,技术知识点比油车还是多不少。

试驾体验|试驾路线长,销售顾问跟车一样安静

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短暂的试驾,理想one的试驾路线要长很多,从西影路顺着曲江大道,转到南三环向东一直到东三环的三殿桥,往返接近20公里。这样的长距离试驾会让客户对产品的感受更全面,不过这一路总体路况比较单一,都是城市快速路。

我喜欢的一点是销售顾问的表现

试驾的路上,他没什么话术,也不会烦人的不停主动推销产品买点,除了少许的四屏介绍之外,只要你不问,他也没话。跟这位年轻的销售顾问聊了一下,才知道他是为了我提前来上班的,因为我本来约的是下午,但早上工作顺利,时间临时空出来,就给他打电话说中午11点来试驾(因为店面在综合体,营业时间比4S店长,他是下午班,到晚上9点下班)。

宣传语非常精准

让用户产生里程焦虑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续航里程,一个是充电便利性。蔚来解决充电便利性的方案是换电,有一些企业解决充电便利性的方式是高压快充,目前这两种都是需要大范围基建(充电站和换电站)来实现的,需要大量的财力和时间,理想one选择解决里程焦虑的方案是装一个充电宝-増程器。没有里程焦虑,这是理想one产品推广提到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非常精准的打动了潜在客户的心理诉求,但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样没有里程焦虑。

就理想one本身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来讲,并不是理想首创

几年前宝马推出的i3就有增程混合动力版本,可惜因为多了增程器,价格比纯电版贵,再加上因为增程器重量不轻,并没增加多少续航,反而带来了振动和噪音,销量极差。也是因为这样明显的缺点,所以,各大车企几乎放弃了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开放,转而向插电式混合动力或者更简单的纯电动系统。

刚才提到了一个词,增程器,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一台小型发动机,在理想one上采用的是一台来自东安动力的1.2T三缸汽油机,它启动后产生的动力不会驱动车轮,而是只发电给动力电池充电。所以,这台增程器只需要在动力电池电量低的时候启动,而且转速可以恒定在经济转速,同时电力驱动又具有96%的效率,两套系统都可以在高效区间工作,这样来达到节能目的。

增程器振动和噪音比想象的要小

原理很简单,但先把这套系统做好真心不易,要知道连宝马都放弃了这个技术路径。理想one的试驾车是满电状态,纯电续航可以达到180km,想让增程器启动,这时候只能调到“弹射起步”模式才可以。动力虽然没有感受到明显增加,但深踩踏板,加速挺猛,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6.5秒,虽然在电车里属于正常,但要知道来买理想one的客户之前基本都是开油车的,对这样的大车就算相当不错了。让我意外的是,要不是中控屏上动力系统动态界面的显示,我几乎感受不到增程器的声音和振动,因为这台增程器有一套液压减震机构,这一点真的是要点个赞。顺便看了一下油耗,城区基本上是百公里6-7升的水平,高速路况油耗略高,据车主提供的数据,在10升左右。

悬挂比较硬

在试驾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有些理想one车主提到的增程器振动噪音和车身异响,但却能感受到这套底盘调较的只能算及格。理想one的整备质量2.3吨,SUV的重心又高,悬挂比较硬在意料之中,并没有惊喜的表现,在平整的城市快速路上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路面的细碎颠簸。这一点,和同价位的燃油车底盘质感还是有不小距离,毕竟,这是一台主打舒适的车型。

车身很大,空间一般

我身边那位提理想one的朋友是这样被打动的:霸气外观看着很帅——4屏内饰没有物理按键觉得很酷——试驾体验后觉得这是个接近纯电动,并且不担心没电的车——交钱提车。有一个吸引人的外观是以后工业品的第一要素,造车新势力深谙此点:消费能力较强的用户对价格敏感度稍差、拥有私桩比例高,最重要的是喜欢大型SUV。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台车基本都是中大型SUV,而不是节能环保的精品小车。相较于同尺寸的MPV,SUV车内空间自然就小得多,理想one和其他同级别7座SUV一样,主要体现第三排腿部空间。虽然车身尺寸达到5米,但如果第二排调到相对靠后的位置,第三排基本就只能把腿锯了才能坐进去了。

4屏内饰一般是客户内心第二次“哇塞”的点

在这一点上的体验还不错,车内除了方向盘少量按键和档把上的P档键,中控没有其他的物理按键,所有功能都是通过智能互联系统语音唤醒,或是直接触屏操作。虽然刚开始并不太熟悉,但这让很多第一次见到理想one的客户觉得很炫,其实它并不算什么高科技,屏幕现在并不值钱,两千多都可以买到65寸的智能电视了,这4个屏幕实现的功能也没有什么大的创新,智能应用少,扩展功能有限,有点浪费这么大的屏幕。不过通过不同类型功能组合,体验还不错,只是副驾前面的屏幕,最好开车时候别看视频,否则容易晕车。

宣传点很准,但产品还有进步空间

李想毕竟是李想,曾经创立的汽车之家也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垂直网站了,理想one的核心宣传点(没有里程焦虑),可谓是扬长避短,直击新能源用户痛点。理想one和电车比续航,和油车比油耗,十分取巧。最近理想汽车还在组织媒体从各个路线进藏,其实就是为了让客户相信“没有里程焦虑”这件事。传统车企造新能源汽车的精力基本都聚焦在如何提高产品技术这个层面的时候,造车新势力们非常聪明,他们除了产品工程部分的技术之外,还花了很大精力让客户想明白自己需要这台车,这是很多传统车企目前还没有想明白的点。

全系一个价,只有宝宝蓝要加1万元

整个试驾的体验过程也远比大多数传统4S店好,符合高端客户的心理需求。真皮座椅、羽毛头枕、智能互联、L2级自动辅助驾驶这些功能都有,唯独缺了HUD,应该是成本的考虑。全系只有一个配置,除了宝宝蓝这个颜色要加1万元之外,基本上配置没什么选择,按李想的话说,只有顶配。这对生产来说,降低了不少管理成本。

优点和缺点

优点,和同价位传统车企的插电混动车型对比,理想one的增程电动方案明显要更容易一些,但比插电混动车纯电续航长,更鼓励用户充电后用纯电行驶。缺点,细碎颠簸过滤能力略差,座椅略硬,高速时风噪和増程器噪音略大,时速达到80km/h以上提速变慢,不过都是可以接受的程度,还是对得起30万的价格。

购车建议

理想one和插电混动车型归属一类,都是挂绿牌的新能源车型,不过因为带电量较大,纯电体验是最好的。所以,有固定停车位,而且能安装充电桩是前提。其次,和同价位同类型产品相比,体验虽好,不过产品本身优势并不明显。如果家里有一个可以装充电桩的车位,希望不受限行政策影响,车上偶尔坐4-6人,偏爱科技感和品牌质感,是可以考虑买理想one的。产品没有完美的,希望理想汽车继续完善,就品牌的好感度而言,还是相当不错的。我很希望理想汽车能够再出一台微型或者小型的主打城市代步通勤的精品小车,很可惜,李想表示两年内不会再出新产品,要专门把理想one卖好。那就祝福李想,能够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独立试驾爱驰U5:悬架调校像大众途昂,内饰我打8分

前两天我预约试驾了一部小众的、全新的电动车——爱驰U5。小众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在汽车之家首字母列表里看到,我都会略过的那种(谁叫现在多了那么多电动车品牌)。那为什么我还会去预约试驾呢?简单来说,我老婆朋友的老公参与了这个车的研发!之前还送给我们一个爱驰U5的车模,只是后来被我那可爱的儿子摔成了“事故车”。

言归正传,当我和我弟找到厂家举办活动的地点时,感觉到了一丝清冷。或许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整个厂区人都不算多,然而我其实更愿意相信让消费者去接受一个全新的品牌而且还是电动车的品牌会比较难,热情也就没有那么高。

人不多(其实根本就没有),销售因此很积极地展现出了工作热情。虽然事后整理我发现聊天的过程中他有很多讲解错误,并且问得深一些他就答非所问了,但也好歹算是让我初步了解了这款新车。爱驰U5不是像特斯拉这类走性能路线的电动车,而是呈现出一副居家暖男的形态。定位于中型SUV,受限于价格的原因,全系采用前驱,且四种配置均采用相同的电动机:最大功率140kW、峰值扭矩315N·m。最低配采用了53kWh的三元锂电池,中间两款采用了65kWh的电池,而最高配则是83kWh,官方宣称的最大续航里程分别为403km、503km以及623km。爱驰U5的官方零百加速成绩为10秒整(销售说是8秒……),然而因为电动车发力方式的原因,体感上会远远快于10秒。

电动车的动力输出不像燃油车,一脚“电门”下去就可以全扭矩输出,也就没有汽油车的发动机与变速箱组合的那种美妙与细腻(事实上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的优劣区分绝大部分也就是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匹配)。不过U5还是提供了三种驾驶模式:eco、smart、sport。三种模式试下来,我觉得eco模式最接近传统的燃油车,或者说最接近人们之前的驾驶习惯,至少不会踩下去就蹿,还是能给人以反应时间的。

动力系统没啥好说的,咱们来说道说道底盘调校。据销售介绍这款车定位于家用SUV,整体的调校是偏舒适取向的……说着销售便以60km/h的速度直冲减速带。嘿,脑海里预想的,甚至屁股已经作应急状反应的撞击感并没有出现,而是很轻柔地便化解过去了,像极了之前开的大众途昂的悬架调校。悬架的行程不长,韧中带软,我做蛇形跑法的时候侧倾并不是很强,当然电动车的低重心也有功劳。

待我亲自上驾驶席的时候,却首先被眼前这块弯折的仪表盘吸引了。如今厂家为了做出差异化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间那块是平面,两侧两块像是去年很火的华为或三星的弯折屏,不过的确很有新意,视觉效果很新奇,至少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造型很像我们看的老科幻电影中那些宇宙飞船的驾驶室信息面板,不仅看着很炫酷,也确实很实用。像导航类的信息也不需要再偏头看中控台那块显示屏了。

至于转向手感?不用想了,肯定是轻。哪怕是sport模式也是轻,并且或许因为家用车调校的缘故,转向甚至有些模糊。我特意测试了一下,在低速状态,方向已经打过去了车头会有一些延迟才会过去,速度起来后,这种延迟感才会减轻。而这辆车方向盘打到底才1.25圈,通常来说这是运动车型的圈数才对!

好在得益于电动车的低重心,这辆中型SUV开起来的操控感不错,高速过弯游刃有余。甚至我打死方向起步,车厢的侧倾也不算大,顶多轮胎发出了抗议的尖叫罢了。

U5的车厢隔音表现,若是在中型SUV里的话,算是中上的水平,毕竟没有了发动机的伴奏会清静不少,只不过电动机的啸叫声无法避免,于我而言,还不如发动机的轰鸣呢!

驾驶的体验很短,也就绕着园区开两圈,基本上也就能感受到这么些点了。官方的百公里加速是10秒,但因为电动车的出力特性,会感觉没有10秒那么慢,坐在后排的话加速感受会更强烈。

回过头,我们来看看爱驰U5的静态表现。

首先我知道电动车跟燃油车相比外形都会显得具有“未来感”,不过我个人持保留意见,放几张图大家自己品鉴。

我对内饰的喜好远远大于外观。而跟轻飘飘的转向手感一样,现在的电动车都跟约好了似的,内饰都做得很简约。只不过那块特立独行的仪表盘给足了我好感,所以我可以给内饰打一个高分——满分十分的话,我给八分。

这八分给在仪表盘、十分简洁好用的中控操作系统(当然我是不会傻乎乎地喊打开车窗之类的语音指令的)、好看好用包裹性强的座椅以及宽阔的空间和舒适的后排座椅。另外一个给我好感的点是,好多不起眼的地方都采用植绒包覆了,既提升了高级感又减少了异响,可谓一举两得。

那这两分扣在哪里呢?

扣在做工和质感上。这还是辆新车啊,门把手拉起来就嘎吱嘎吱响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辆新宝马5系展车,嘿嘿)。在被皮蒙住的地方还好说,没有蒙皮的地方塑料质感异常浓烈!这简直与前面那些植绒的细节相悖,也恰恰说明初创车企的经验不足,因此我们还是要以鼓励和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最后一点就是那质感超级差的车钥匙!销售跟我说质感差没关系,我们的车可以无钥匙进入,甚至以手机蓝牙启动!我还真是无言以对。

当然了,一切抛开价格的测评都是耍流氓。爱驰U5最主要的三个配置价格分别为19.79万、22.21万、24.79万,我统计了一下,这高低配的5万差距主要体现在真皮座椅、主动安全和辅助驾驶上。对于很多老司机来说,这简直可有可无,并且我认为就这些配置,根本不值5万。那么目的很明显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锚定效应,故意推出个24万多的版本,让你觉得19万多的版本很值,故而去买19万的那一款(其实那就是他们的主推款)。

结语:

最后我想说一些我个人对于电动车的思考。首先我是持支持态度的。因为电动车省去了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匹配,因此理论上我国的自主品牌,实现对国外的大品牌弯道超车或将成为可能。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导致新的电动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现在打开汽车之家等网站,叫不出名的新品牌/车型太多了,而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新能源汽车。然后我们会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比如之前大名鼎鼎的乐视汽车,以及最近的拜腾和赛麟等。电动车能不能放心购买?会不会厂家宣称的终生质保,车还没到寿限,厂家就已经没有了?这些都是我们这些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

回到爱驰U5这款车上来,它其实已经放低了姿态,19万多的售价可以换来一辆中型SUV,一块市区牌照,不错的驾乘感受,不赖的续航里程等等。但它又是不幸的,随着特斯拉的国(ge)产(jiu)化(cai),价格一步步降低;国产新星品牌蔚来的崛起;以及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的新能源车品牌口碑越来越好,爱驰这个新秀要故事没有故事,要品牌没有品牌。仅仅靠国家的扶持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我们也希望看到百家争鸣的景象,这样,受惠的始终是我们消费者。

至于爱驰U5到底值不值得买?我说值得,你,会买吗?

文|慕容文艺鹅

图|慕容文艺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何现在的汽车外形越来越大,可乘坐空间却大不如前

在选购汽车时,汽车的内部空间是选车的硬性指标之一。很多朋友喜欢大空间的汽车,大空间给人的感觉非常舒畅,乘坐的感觉也会相对舒适,而且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多做人,这也是为什么SUV车型备受推崇的原因。在人们的认识中汽车的轴距越大汽车内部空间就越大,实际上这样认为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有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大空间并不一定是真正大,很有可能眼睛被厂家的设计欺骗了。那哪些设计因素会影响到车内的空间呢,下面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

汽车外形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风格,这点我们可以从之前很流行的老爷车上看出端倪,老爷车的设计、外形样式很有时代的特点。现在的汽车讲究流线型设计,根据汽车定位不同外形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大家还是追求那些外形动感、时尚、有特点的设计。不过反观现在汽车外形设计还真是很雷同,虽然在本质上外形都保留了品牌上家族式设计的特点,但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还是能在外形上体现出来的,还有就是部分厂家采用的“借鉴式”外形设计让人哭笑不得,具体就不用多说了。

还有一点就是汽车轴距对空间的影响,很多朋友都明白汽车轴距越长空间越大的道理,而且很多短轴距的汽车在国内卖的并不好,以至于厂家要将这些车的轴距加长,在屁股上标记上L。这种现象在中国是普遍现象,这应该跟国人的消费观念有关系,轴距长汽车显得更长更大气,开车出门就会越有面子。事实上轴距长并不能绝对的代表车内空间大小,相信很多汽车爱好者都明白这个道理,目前有很多A+的车辆在空间不次于B级车,话说回来还得看设计。

汽车空间魔术

“汽车空间魔术”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在车内空间上有很多小文章可做,就好比变魔术一样,在不改变空间的前提条件下让空间变得“更大”,至少在感官上给人感觉是变大了。

前排空间即驾驶舱的空间,前排的空间体现在仪表台的设计上,这么说是有依据的。首先仪表台占据了前排的大部分空间,而且仪表台的高低、整体的布局都会影响我们的感官,如果仪表台设计的过高,在乘坐时会给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在加上仪表台下部的处理或说手套箱是的形式(腿部空间),在感官上就给一种非常“挤”的感觉,就好比一个小个子站在一群大个子中间一样有压迫感。还有这种布置形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副驾安全气囊的大小高低。

后排空间,后排空间一直是大家关注的地方,有句话说的非常贴切“得后排者,得天下”,确实在这方面厂商没少费心思,加长汽车轴距就是措施之一。但是在厂商的眼中有很多种方法能魔术般的“增加”车内空间。其中缩短后排座椅的座垫、将座垫或靠垫设计的略薄、将前排座椅的靠背后部挖空等等,这些小手段看似会让后排空间更大,其实牺牲的是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会让乘客在长时间乘坐后感觉到疲惫,短时间乘坐更容易疲劳,这种做法常见于三厢车和一些小型SUV。总之一句话,从空间中偷空间。

总结:上述说的是一些比较直观的影响汽车空间的因素,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潜在的设计因素,对车内空间或人的感官上有影响,就不多做赘述。说了这么多关于汽车空间上的问题,只希望在你看车和选车时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为什么试驾时空间大 后来就变小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试驾可以开多远、为什么试驾时空间大 后来就变小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

奔驰大g为什么有的高?开奔驰大g的都是什么人

gs4传祺价格?传祺gs4自动挡中配全款落地多少钱

丰田威驰容易出现的问题,威驰通病

2022款普拉多国六(2022款霸道国六环保能过吗)

电动汽车品牌排行及价格表(2万元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

关键词:汽车空间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