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车门轻,日系车很薄危险吗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为什么日本车门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为什么日本车门轻以及日系车很薄危险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车身重量明明不轻,为何日系车却总被说轻
日系车一直都被打上“车轻钢板薄”的标签,即使在同级别中日系车不是最轻的,也不是最重的,还是难以把这顶帽子摘掉,究竟为什么日系车总是被说轻呢?
如果你看过汽车的配置表,你就会发现同级别的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整车质量基本相差不会超过10%,很多时候日系车反而要比其他车系重个30~50KG。所以用车的重量来比较车子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要让车子变重不是难事,反而是在保证汽车强度达标的情况下让汽车“轻量化”,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汽车的轻量化是一个趋势,但日系车并没有在车重上占了便宜,反而更重,而合理的汽车轻量化不仅不会降低汽车的安全性,还有利于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
驰骋赛道的F1方程式赛车的重量甚至不到1500千克,高速行驶的时候依旧稳健,还能在300公里时速时牢牢抓住地面。
当然这个观念也和造车理念有关,日系车与德系车不同,调校风格大都是轻便驾驶为主,更多优化集中在低速的舒适性上,在车门和做工和密封上没有德系、美系那么厚实,给人一种轻薄的感觉。
很多人说日本车铁皮薄,难道它的底盘和发动机比欧美车重吗
我就不懂了,为什么都2020年了,还有人谈着老掉牙的日系车皮薄车轻不安全,这种反智言论为什么还有生存空间呢?我不是日系车粉丝,你可以说日系车动力弱、技术保守、设计过时,哪怕你说日系车底盘没有德系车扎实,我都会高看你一眼,但是你要是说日系车皮薄车轻不安全,我连反驳你的欲望都没有,因为你这种人非蠢既坏,实在没有辩驳的必要。
但是为了让更多的汽车小白不被误导,我们还是要说说这个问题,都2020年了,你凭什么还说日系车皮薄车轻不安全?
日系车车轻?
有些人说话就是张口就来,连百度一下都不会吗?日系车哪门子轻?同级别最轻的车型是大众!
不信咱们看数据,凯美瑞最低配整备质量1530kg,雅阁最低配1478kg,帕萨特最低配1470kg,迈腾最低配1440kg。卡罗拉最低配1335kg,别克英朗最低配1220kg,朗逸最低配1225kg,思域最低配1245kg。到底谁是同级别最轻的车型?
如果日系车真的是很多人所说的铁皮薄,那么请问铸铁缸体,所谓的“铁皮更厚”的帕萨特,比铝合金缸体的凯美瑞还轻,请问这些重量都减在哪里了?顺便说一下,新款帕萨特只有最低配重了15KG。
铁皮越厚越安全?
铁皮有没有作用,有作用,但是只是在低速的时候有作用,比如说时速30km/h左右,铁皮越厚的车,在碰撞时候的车辆的损失越小,给人一种结实安全的假象,但是车速一上来就露陷了。因此铁皮只关系到你修车贵不贵,和安全性无关。如果你连这个都不能理解的话,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古代的皮革盔甲能抵挡弓箭,但是你能指望它抵挡子弹吗?原因很简单,初速不一样,动能不一样。如果把铁皮做的厚,车身框架强度又高,那自然最好,最怕的是有些车企,把铁皮做的厚,车身框架强度却不高,给人安全性高的假象,实际上高速安全性却是一塌糊涂,我说的是哪家车企,相信你们心中都有数。
吸能设计无用?
网络上还有一种反智言论,“日系车的吸能设计根本没用,吸能把人都吸没了。”据我观察,说这话的人大部分都没读过大学,甚至高中都没毕业。吸能设计是日系车的专利?那是奔驰发明的啊,现在所有的家用车都有吸能的设计,请看清楚我说的,是所有。你去问问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家用车品牌,你问问它们的工程师,有一家车企的工程师敢跟你说,他家的车没有吸能设计吗?有车企敢吗?沃尔沃够安全吧?全球唯一车内零死亡的车型XC90,AB柱用的都是强度超1800Mpa的硼钢,车头部分却使用的是普通钢板,因为原因很简单,在高速碰撞中,如果车头比A柱硬,折断的就是A柱了啊。等等,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说到底,汽车的安全性是车架强度、主动安全配置、吸能溃缩区共同作用的结果,跟车皮的厚度没多大关系,当然,汽车本身的安全性固然重要,安全更多的还是掌握在驾驶者的手中。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驾驶,才是安全性最大的保障。每一位驾驶者都要谨记,不要把生命寄托在任何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上,你的安全就在你自己的手上。
新卡罗拉1.2T发动机也小的可怜,轮子还15寸,可车重1.3吨,速腾独立悬挂车子发动机大又重且是铁质,也才多没多少,但门比卡重了很多,我想说新卡重在你们看不到的地方了,如:底盘等。
引言:汽车的安全性与铁皮厚薄无关,更与车门声无关,车辆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东西,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海内外的碰撞测试机构不断的升级车辆的评测标准,就是为了严格监管车企。
很多朋友都说“日系车不安全,因为铁皮太薄”,这是一个非常荒谬而且无知的观点,而且还有不少的消费者认为日系车就一定要比其他品牌更轻。其实日系车一点东都不轻,甚至一部分日系品牌的车型,质量上要比德系车更重。比如说这对CP,朗逸来自于大众,1.6L入门级朗逸自重为1210kg,卡罗拉入门级车型自重为1265kg,两台车均为最低配,而且两台车的车身尺寸相差不大。但是质量上分析,卡罗拉要比朗逸更重,大约为一个成年男子的质量。你还在说日系车轻?日系车不安全是因为车轻、铁皮薄的言论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汽车铁皮的厚度在多少,一台车的铁皮厚度大概在1.0mm左右,一些车型铁皮厚度在0.7mm左右,比如说捷达,雷克萨斯CT,一些车型铁皮厚度达到1.5mm左右,比如说路虎揽胜、三菱欧蓝德,人体可以按压的极限在1.2mm左右,所以说有的钢板我们按压很轻松,有的按压很困难,也就是这个原因。其实1mm左右的钢板厚度在车速超过30km/h之后犹如纸糊一般,起不到任何的防护作用,钢板铁皮的真正作用在于美化车身,密闭驾驶舱。
有的车辆铁皮薄,但是质量重,有一部分原因是车体框架更为粗壮,比如说车辆的防撞梁、A、B、C柱使用高强度钢,这部分钢材重量要比普通钢材更重,而防撞梁以及主结构尺寸较大,这部分结构占很大一部分质量。
底盘方面,底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因为车企的设计理念在不断的改变,现在的底盘结构与之前的底盘结构有很大的改变,他不是变得重了,而是变得更轻了,更为紧凑规整的底盘要比之前复杂的底盘,左图为目前流行的底盘,右图为10年前的底盘设计,从结构上,实际现在的底盘更为简洁,但是现在的底盘强度更高,安全隐患更少。其实我认为内饰的用料以及配置的不同,是影响车辆重量的重要原因,同级别的车型骨架设计不会差距很大,但是一些细节用料的差距,可以拉开车辆的质量,比如说同级别车型,有的使用更为厚重的座椅,三张座椅可以拉开最起码20kg的重量,内饰用料更好,线路绑扎更复杂,也会提升整车的质量。
小结:车辆的安全性与铁皮厚度无关,真正关系到车辆安全性的是车身的骨架设计以及用料,主被动安全配置越高的产品安全性也会加分,综合分析的因素全方位进行考究,而不是摸摸铁皮,听听关门声。
其实根据铁皮厚度来衡量一辆车的安全性确实有点扯淡,但是,个人认为铁皮厚点确实比薄的要好。
因为漆皮厚或者薄的话,对大型碰撞的安全性是几乎没有影响的,因为影响安全的是框架。不过呢,大家可以考虑下我们的车出大事故的情况确实很少,但是平常小磕小碰的非常多。这样铁皮厚薄确实有用处了。德系车相对一般铁皮比较厚,然后漆面也比较厚。而日系车漆面薄铁皮也薄,前几天看了一个测试,菠萝低速碰撞的时候,几乎没有痕迹,而思域低速碰撞的时候前脸碎了,然后发动机舱就冒白烟。这就是低速碰撞的差距。很多时候小磕小碰的话,大众车只需要打个蜡就行了。而是日系车动不动就被扣出露出底漆,一不小心就要钣金,甚至换配件。在这方面却是相差不少。所以车皮后的还是有用处的。
日本车在防撞钢梁外面还有一层泡沫,目的是保护被撞的人,不至于小撞死亡,所以日系车大多被撞后样子很狼狈,其实只是伤了外壳而已和泡沫,对人对车可以减少撞击力。有些车防撞钢梁外一层薄薄的泡沫或者没有,一旦撞上人就相当于用榔头砸人,小碰也可能死人。谢谢!回答完毕。不用鼓掌
为什么日本车很少在网上公布车身抗扭钢性数据,而欧美车则大多都能查到数据;为什么日本车后备箱盖多用两根弹簧,而欧美多用液压杆,使用效果差不多,但后者明显可靠性不如两根弹簧,而且更换下来还贵;还有操控感受,欧美车明显感觉车身紧实,高速稳重,而日本车大多操作轻便,驾驶轻松。反正各有特点,而且日本车在美国IIHS中表现不错,但换另一侧就惨不忍睹,很明显另一侧没有做加强,说明日本人很聪明,只做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高质量产品,而不是做高品质产品。可以理解欧美车商和日本车商共同目的就是赚钱,他们并不是慈善家,只是由于地域,文化,民族特征等等导致所生产的车辆有着不同的追求和特性。
什么铁皮薄,只是漆面薄,铁皮并不薄,原来看过一个数据,日系车使用的铁皮并不薄,只是漆面薄。发动机应该是日系的最轻吧,基本都是全铝的,看欧美车还用的是铸铁的,这样看来应该是日系发动机轻些,那么问题来了,整车质量日系并不轻,除了铁皮和发动机外,那就是底盘重了。
2016年的美国IIHS汽车安全测试排名,小型车前6都是日系,你还敢说日系不安全?
我们习惯把日系叫“铁皮薄”,你车要是铁皮做的,几年就给锈蚀光了。
汽车外壳是车用钢板,那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
日本本土生产的汽车车皮也很薄吗
日本本土生产的汽车,铁皮一样薄。可以说三万块钱的车子与三百万的车子铁皮厚度的差距微乎其微,作用也是一样的,让造型更加美观,并梳理气流。都啥年代了,还在以铁皮厚度论安全。
每每说到日系车总有人会站出来说皮薄不安全,可以明确的说汽车外壳铁皮对安全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汽车碰撞中真正起到安全作用的是车身结构,铁皮可以说是像纸一样单薄。而有些朋友非常厉害,通过按压铁皮即可判断汽车的安全性,这样工程师以及碰撞测试机构哭晕在厕所。
汽车并非越重越好,反而还是有很多弊端,包括影响汽车的起步加速,影响刹车距离,影响燃油经济性,影响操控性等。现在汽车都在追求轻量化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全铝车身等材料的运用,是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普通汽车因为造价的原因,运用的会很少,但是您可以发现越贵的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用的会越多,为的就是提高性能,提升燃油经济性。日系车国内销量以及保有量都是非常庞大的,难道车主会不重视安全吗?不能说日系车有多安全,但至少与同级别的德系车美系车等拉不开距离。
很多朋友会觉得日系车轻,但是您可以自己去对比一下,凯美瑞比迈腾都要重。很多朋友会说日系车省油与车轻有关,轻不轻自己去对比一下就好了。事实上日系车省油与技术密不可分,混动本田丰田,创驰蓝天技术,可变压缩比技术等为提升燃油经济性做了技术支持。目前来说,各大车系之间的燃油经济性表现都是比较不错的,日系车的优势不明显了。毕竟美系车都注重燃油经济性了。
日系车不足之处同样相当明显,底盘不够扎实,无论是行车品质还是操控性等与德系车存在差距;轻微刮蹭受损严重一些,造成用车成本的上升;太过于工具话,缺少驾驶乐趣,太过平淡。当然这些都是从整体而言,也有出类拔萃的。
有些事你必须明白,钣金薄在日本是没人买的,日本人认为不安全。所以日本钣金都不薄。然后钣金薄在美国直接罚款,美国人从来不惯着日本车,不行就拿下。然而。钣金薄到了中国之后就被说成了吸能?糊弄谁呢?
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朋友,总喜欢拿着铁皮的厚度来说事。无论是日本本土生产的汽车,还是在我们国内的生产的汽车,还是在欧洲美洲的汽车,铁皮的厚度是几乎没有什么差距的,如果总是拿铁皮厚度来说事的话,那么真的是说明你不懂车呀。
如果能够通过开关车门,按压铁皮,用脚蹬轮胎知道一台汽车的安全性,那么真是厉害了。这样的话,世界上那么多的著名机构做碰撞测试又有什么意义呢?
汽车的铁皮是汽车的覆盖件,而且作用非常的简单,就是用来梳理气流,美化车身。在碰撞测试中,铁皮能够起到的保护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真正在碰撞中起到安全作用的是车身结构,我们可以拍一台汽车的车身结构不合理,但是喷铁皮厚度的话,真的是没有水平了。
很多朋友总是说日系车不安全,但是日系车在碰撞测试中往往能够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可见日系车的安全性还是非常不错的,国外的碰撞测试我们不好说,因为采用的是国外的汽车,国内生产的丰田或者是大众也会做相应的碰撞测试,然而丰田的碰撞测试成绩非常理想,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实际上车子本身的安全性整个用车过程中仅仅起到一部分作用,个人认为个人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即便是汽车非常的安全,不注意自己的驾驶行为,那么开坦克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您说是吗?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首先明白一点,每个车系都有每个车系的特点,也就是“性格”。。。大家都说日系车薄,都认为日系车不安全,其实也不是绝对的(本人最早是地道的德系死忠粉,捷达速腾迈腾辉腾各种折腾,之后从事过机械加工和车友会,干了车友会以后积累的大数据多了慢慢的才对日系印象转变过来,之前和大部分国人观念一样,不喜勿喷!)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科技和工业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同时,日本也是一个本土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它的很多科技和技术都需要其他国家来为它输血才能支撑起来,资源紧张的结果就是节约二字贯彻整个国家教育理念,这个从他们的垃圾分类和幼儿教育就能以点带面的窥视全貌,而且,日本全国高速公路限速100公里每小时,这就造就了他们对于以家庭为单位的乘用车理念。。。空间利用率高,故障率低,非常节能的特点!日本人造车,对于车辆定位非常明确,尤其是国内能见到的20万以内的车(B级车以下级别),绝对的不会多浪费一点点材料,多一点点剩余,而且,相反会给你造成一种车子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没什么特点的印象,尤其以日系车的外蒙皮和开关车门的声音,经常能听到国人吐槽,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些事情,也不能说太多,举例说明吧,装甲车的铁皮够厚吧?那好,让你在高速上开到120公里每小时,车里放一罐不装满的豆腐脑,然后瞬间停止,结果会怎样?结果就是豆腐脑稀碎!上面说的就是模拟人头部在时速12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因为人的大脑与头骨之间不是紧密的挨到一起,中间有缝隙被液体填满,人脑很脆弱,根本无法承受那么大的停止力,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的头骨把自己的脑子撞碎,你们有机会可以去交警部门看看那些法纪和事故图片,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八个字会瞬间让你清醒!车速一快,任你千万豪车,蛋用没有,就是副铁棺材!所以,不能以铁皮薄厚来判断一辆车是否安全,观点窄一点的说,真正起安全作用的是车辆结构和结构所采用的钢材强度以及各种主被动安全系统(安全带,变道辅助,ABS,气囊,ESP什么的),那些妄想一张铁皮怼世界的,我只能祝你好运!另外再啰嗦一句,那些说日系车省油的伙计们,给你车蒙上美系的厚铁皮(美系车普遍自重大),换上德系的宽轮胎(同级别德系配的轮胎都要比其他系列宽一个型号)你再给我省个油看看!
告诉你,一点都不薄,日本本土的汽车和中国的完全不一样,这点你去一趟日本就知道了,日本车最好的都是给国内使用,二流才给中国使用,中国的日本车保险杠里塞泡沫,你去日本看看,有没有
日本,一流的产品自己用,二流的产品出口欧美,三流的产品出口发展中国家。
汽车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厚度,欧洲车普遍比日本车厚0.2毫米,注意是0.2毫米。但厚度和安全没有一点关系。
一切产品都是按照标准来制造的,消费者当地区域或者国家有何样的标准产品就按照标准来制造。另外说一句,德国车也好不到哪里去。所有汽车企业同样的成本制作同样的车。相互之间成本控制几乎没有什么差异。所以一分钱一分货三分钱二分货五分钱三分货。这是普世价值观。
到天朝合资了都减配,我没说错吧?
没有区别,和合资的一样,车皮貌似说的是钢板的厚度吧,这也是一直日系车备受关注,说的最多的事儿,直接影响了安全性等等,但是不管从碰撞表现还是实际的乘员保护来看,日系车并没有像说这样,反观成绩还会更好,但从钢板厚度这一项来说,其实谁家和谁家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厚度几乎差别不大,安全性方面钢板厚度不是起决定作用的,车身框架设计、溃缩区域吸能反馈的效果等等都是可参考的依据,那么为什么合资之后会有一种不结实的感觉,我想作为国内车企来说也是值得反思的一点,用料的成本、以及针对中国地区改善的是否合理、是否是在主被动安全方面做到了与世界同一水准。我曾经去过日本旅游,同时作为汽车人,我也实地的去观察,我觉得装配工艺这一项就值得国内车企学习的,请参考。
日本车为什么省油只是因为轻么
日本车一直鼓吹的是其发动机技术先进而省油,什么VVT I、VTEC等等,说白了就是可变正时的气门调节技术,也就是根据行驶状态通过调节气门的进气量来控制燃油的消耗。真是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油耗吗?!非也!其实这只能蒙蒙那些外行人。仔细想想就知道。现在社会能源越来越紧张,一台好的发动机标准就是用尽量小的油耗发挥出尽量大的功率和扭距,这是任何厂家所追求的目标。当今世界上几个著名生产汽车的大公司如宝马、奔驰、大众、通用、福特、丰田等等,其发动机的研发水平基本处于同一层次,也就是说几个品牌发动机的水平比较接近,同排量同功率的发动机其油耗水平也是不相上下的。其中稍微领先的反而是宝马、奔驰等德国品牌。每年国际汽车杂志评选的世界十佳发动机中,欧美的品牌几乎占据绝大部分。由此可见,日本人鼓吹的发动机技术先进而省油的说法并不成立。
相同的排量,接近的功率如何做到更加省油?根据物理学的定律,唯一的办法就是减轻车身的重量。底盘、装配上不能少只能多,就只能从车身用钢材上做文章了。日本车正是通过削薄车身钢材的厚度减轻车辆重量来达到省油的目的。这一点开过日本车的人很容易体会到,高速行驶容易发飘,转向越是高速越轻,不如欧美车稳重等等。有人会问,如果减轻钢材厚度,如何通过碰撞实验的硬性标准?其实很简单,碰撞实验不是检测钢材的硬度,而是检测车辆的吸收冲量的能力。日本车的车头一但发生碰撞就会迅速溃缩断裂,表面上是以车头的损坏保护了驾驶室的完整,也得以顺利通过碰撞实验。现实中日本车与欧美车相撞的事故中,日本车车身的损坏往往严重得多。在正常行驶中特别是跑高速的时候,这种溃缩和断裂是致命的。也就是名副其实的豆腐车。
因此如果不是嫌自己的命长,建议不要购买日本车。既然买得起车就不要节省那几个油钱,还是性命最重要。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