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主义救美国 什么是美国的麦卡西主义
今天给各位分享麦卡锡主义救美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美国的麦卡西主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什么是美国的麦卡西主义
麦卡锡主义,源于美苏争霸时,美国处于劣势,因此美国国民普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保有警惕和恐惧。麦卡锡是一个议员,他利用这种情绪,组织清扫共产主义者,有很多曾经或者现时的共产党员都被拘留审查,甚至在大学参加过共产主义研讨会的大学生都在此列,和中国的文革一样,麦卡锡主义时期,美国人也是互相检举,人人自危。最终由一个媒体曝光了麦卡锡的臭恶面目,美国国民看清本质后,开始对麦卡锡主义的恶劣影响进行抢救,逐步恢复正常秩序。麦卡锡议员也被捕入狱。此后麦卡锡主义成为不科学的极度反共主义的代名词
美国文学流派
重农派(Agrarians)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黑山派诗歌(BIack Mountain Poems)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黑色幽默(Black humor)
重农派(Agrarians)
美国现代南方作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文化团体,又称“逃亡者派”。1915年,一些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镇范德比尔特大学有关的文化人常常聚会讨论文学及哲学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集会曾一度中断,1919年重又恢复。范德比尔特大学教师、诗人约翰·克罗·兰塞姆成为这一活动的实际,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如诗人罗伯特·潘·华伦、阿伦·泰特、唐纳德·戴维森以及小说家安德鲁·纳尔逊·莱特尔、诗人莫里尔·莫尔等。1922至1925年,他们出版了有影响的小型文艺杂志《逃亡者》,它所发表的重要的文章后来收组成为《逃亡者文选》(1928)。“逃亡者派”一词即由此而来。
“逃亡者”们提倡维护南方传统的文学地方主义,成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一文中坚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为主体的12个南方作家,其中有兰塞姆、华伦、泰特以及诗人约翰·弗莱彻、剧作家斯塔克·扬格等人,撰写的专题论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态度》出版。这部被看作“重农派”宣言的著作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农业社会为尺度来评价、批判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此后,阿伦·泰特等人我出版了“重农派”的第二部论文集《谁占有美国?》(1936)。
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重农思想对南方知识分子影响极大。这种思想不仅贯穿在兰塞姆、戴维森、泰特、华伦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纳、卡罗琳·戈登、莱特尔以至尤多拉·韦尔蒂等人的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一时形成了一股很有声势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农运动”之称。1935年,华伦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共同创办了《南方评论》,1939年兰塞姆创办了《肯庸评论》,这些杂志便成为“重农派”作家重要的活动阵地。美国现代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新批评派”就是围绕着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评派”中的不少成员也都是“重农派”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例如,约翰·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爱·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和《萨托里斯》。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欧洲打过仗,负过重伤。海明威当时对待战争的态度,象其他反战作家一样,只限于厌恶、逃避与诅咒。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较为浓厚。“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洲大战的作家,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悯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马斯·沃尔夫等。“迷悯的一代”主要繁荣在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包括海明威在内,都有了变化。
黑山派诗歌(BIack Mountain Poems)
美国当代的一个诗歌流派。20世纪50年代初,在马萨诸塞州黑山学院任教的查·奥尔逊、罗·邓肯、罗·克里利等人创办《黑山评论》杂志,提倡与40年代流行的传统格律体相反的“放射体”诗歌,逐步形成一个流派。奥尔逊的《放射体诗歌》(1950)一文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奥尔逊认为诗是把诗人的“能”传递给读者的东西,因此诗是“能的结构”和“能的放射”;要以顺应呼吸的“音乐片语”代替传统诗律中的节拍;形式只是内容的延伸;一个意念必须直接导向另一个意念,提倡快速写作。黑山派诗人还倡导诗歌朗诵。他们强调诗歌的自发性和口语化,采用美国口语和埋语,反对艾略特等人精雕细刻、广征博引的学院派诗风。50年代后期他们与垮掉派诗人合流,引起较大的反响。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有人根据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称)译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诗歌的部分特征,称为“节拍运动”或“敲打诗派”。“垮掉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便以“脱俗”方式来表示*。他们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表现为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统治发动冲击。多数垮掉派文人来自东部。的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巴罗斯、格雷戈里。柯尔索、约翰·克莱伦·霍尔姆斯、塞缪尔·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凯鲁亚克与巴罗斯合写侦探故事未成,却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说《小镇与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尔姆斯从中受到启发,在小说《走吧》(1952)中更明确地反映纽约“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纽约时报》上鼓吹垮掉派文学,但这种尝试受到东部学院派势力的压抑,他们就往西部寻求同道和发展基地。当时洛杉矶近郊的西威尼斯有个以劳伦斯·李普顿为首的垮掉派组织,他于1955年发表小说《神圣的野蛮人》。在旧金山,以劳伦斯·弗林盖梯的“城市之光”书店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从事“文艺复兴”的反学院派诗人,他们的首领即是后来成为“垮掉的一代”理论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包括旧金山诗人和黑山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自此之后垮掉派文学作品开始流行。金斯堡在会上朗读了他那首被誉为“50年代《荒原》”的长诗《嚎叫》。这首诗以怨气冲天的哀号表达“我这一代精英”的痛苦与自暴自弃,斥责“莫洛克”神统治下的军事化、商业化的社会。1956年,他的诗集出版,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出版,它描写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闷的青年为之神往,奉为“生活教科书”。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常青评论》、《黑山评论》等杂志连续出版专号,加以推荐。诺曼·梅勒的被称为美国存在主义宣言的《白种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顿审讯中为巴罗斯小说所做的辩护,则从理论上论证了“垮掉文学”的意义。商业化宣传使得美国青年纷纷接受“垮掉”生活方式,从爵士乐、摇摆舞、吸大麻、性放纵直至参掸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游旅行),一时成为风气。
“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霍尔姆斯和梅勒借用欧洲存在主义观念,宣扬通过满足感官欲望来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罗斯则吸收佛教禅宗的学说,以虚无主义对抗生存危机。在政治上,他们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在艺术上,据雷克思罗斯在《离异:垮掉的一代的艺术》(1957)中宣称,他们“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凯鲁亚克发明的“自发式散文”写作法和查尔斯·奥尔逊的“放射诗”论,在“垮掉文人”中被广泛奉行。
由上述艺术观点支配的“垮掉文学”运动,虽然昙花一现,而且掺杂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国文学留下了一定影响。大量“垮掉诗”因具有大众化和反象征主义倾向,长期在青年中流传。在小说方面,凯鲁亚克的一组用自发表现法写成的“路上小说”,除了《在路上》之外,还有《地下人》(1958)、《达摩流浪汉》(1958)、《特莉斯苔萨》(1959)、《孤独天使》(1959)等。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思历险记》所开创的美国文学中写流浪生活的传统,形成了一种为当代其他小说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为逃脱污浊的环境而四出漫游,寻找自由和归宿。它们的另一个特点是主人公毫不隐讳地大谈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这种“个人新闻体”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较大的发展。
巴罗斯对暴行、堕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写在“垮掉”作家中。他同时又在语言和小说的形式上进行大胆实验,用“剪裁法”拼凑和改变小说的结构。他的代表作《*露的午餐》(1959),由于反映了“真正地狱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场诉讼和谐争。以后的作品如《诺瓦快车》(1964)、《柔软机器》(1966)和《爆炸的火车票》(1967),也采用了真实与梦属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现作者厌恶社会的冷酷的幽默感,后来有人因此把巴罗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说家行列。
黑色幽默(Black humor)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美国历史
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nited States,简称:America,缩写:USA、US),简称美国,是50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制共和制国家。位于北美洲中部,还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面积约为962.9万平方公里。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是世界上最热门的移民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及其同盟国获得胜利,使美国奠定了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均领衔全球。年轻与活力、多样性与开放、冒险精神和创造才能成就美国。
早期文明
在四万多年前,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当哥伦布到达他认为的新大陆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约有3000万,其中有大约2000万人居住在加拿大和美国的中北部,其余大部分住在墨西哥和美国南部。大约1万年前,又有另一批亚洲人,移居到北美北部,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鱼人,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
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多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意大利和其他国家。18世纪中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谢谢
望采纳!
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学
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想等待时机,好好回答一下。
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抒发和表达我对BG(”垮掉的一代“)说不上是景仰、同情、还是感同身受的一种复杂情感……
BG的出现。粗略浏览了下楼上的回帖,而且BG作为一个始终很活跃的话题,研究资料和相关信息网上一搜就一大堆。我就想说下我的想法:
那么一群有优秀思考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人(比如杰克·凯鲁亚克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对从二战开始的技术进步、人与自然关系开始发生剧变、古典的生活方式、态度、情感将会一去不复返等开始进行思考,进而表现出焦虑、悲哀和对要消失的事物的深沉感情。这与中国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中期那批摇滚歌手的心态类似。我们也处于社会发生剧变的时期:
参考有关张楚一段话:
1994年5月,第二张专辑《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发行,这张专辑没有《姐姐》那样令人陶醉的伤感,更多的是对内心的抒发,然而,每个人在其中不仅能看到别人的生活更能找见自己。正如CD扉页中写道:“这是94年的春天,空气里有一种富裕的气氛,每个人似乎都站在一场洪流之中,等待着来自欲望的冲击……张楚也置身其中,看见从身边汹涌而过的人群……他静静的想,有些美好的事物终将一去不返”。
就是这样,凯鲁亚克,金斯堡们觉得事情不对,人活着似乎不应该是为了撒丫子追逐金钱、物质享受、进华尔街等。我设想那时候的美国,其实也是一种被”洗脑“的状态,整体被一种强势意志所笼罩,就是”战后恢复经济建设,人们要奋斗要努力要追逐物质财富,改善生活“……于是这些人就纠结,苦恼,但大势不可逆转,他们就吸毒、滥交、麻醉自己获得存在感,或感受那种存在。比如金斯堡们的好友,15岁进哥大的天才”所罗门“就申请对自己进行脑叶摘除手术。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是当时中国的历史环境条件影响下的翻译,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金斯堡们在当时就已经提出了”环保“”绿色“这种相当超前的概念……他们是相当积极的,在思考这个社会该如何前进,人们怎样生活才幸福等问题。而并非是那些断章取义,随便附会,一知半解,喜欢贴标签下定义的人所说的那样的不堪、颓丧。至于嬉皮士,不排除那个时代有那么一大群二逼根本不知道杰克金斯堡们究竟想干嘛,而只是觉得他们放荡、好玩儿,就跟他们学着玩儿,以至于玩儿到毫无内涵的过分和真正令人恶心和厌恶。
总之,我认为,那些一边倒对”BG“持负面甚至鄙夷态度的人根本不懂BG……他们本身就不是自由的人,进而无从体会和感知什么是人性、追求、和自由。
另,
1.如果LZ还没看过关于BG的书的话,我推荐文楚安所著所有关于BG的书,他应该是国内研究”BG“客观而且非常深入的一个人。如《“垮掉的一代”及其他》等,至于LZ想要了解的心理学,里面也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
2.如果没看过《在路上》的话,也推荐文楚安先生的译本…虽然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是王××的译本.都看过,层次有别。
文先生对BG是有感情的,而这种感情是基于对他们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是理性的情感不影响客观,因此文笔也十分动人而传神.
不妨摘几段BG的文字:
(1)要知道,生命是神圣的,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弥足珍贵。我此刻听见丹佛河和里奥格朗河如火车头咆哮般的流水奔向山峦。我渴望在更遥远的地方去寻找我的生命之星。
(2)相比之下,我在纽约的朋友们却总是以消极对立的态度成天生活在噩梦中,讨论社会现实,用的是他们那些自以为是的书本上的或政治,或分析方面的诸多理由。
(3)《嚎叫》里似乎有一句:女士们,提起你们的裙摆,让我们一起穿越这地狱……
————————Over.感觉还是没有表达充分……就这样吧.
==*我都忘了自己是在答题了……感兴趣的就看下,其他就忽略我吧。折叠也可以……显示全部
树八哥,天了噜
“嬉皮士的这个名词来源于一本小说《The White Negro》所塑造的二流英雄hipster“他在反叛的自我意识的推动下,开始了通向未知天地的旅程””——《嬉皮士》夏学花著
这个词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广泛的传播,知道1967年,嬉皮士们组织了持续三个月的爱之夏活动,才开始真正的流行起来。而这个时候对这个词语并没有那么的贬义,只是由于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得人们知道有了这么一个事情。
但随着嬉皮现象的的不断曝光,媒体越来越集中于对其负面的报道,比如,贫穷,露宿街头,滥用毒品,少年怀孕,偶尔的暴力。逐渐地让嬉皮士这个词成为了消极猥琐的代名词。使得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垮掉的年代。不过到了今天的“嬉皮士”们更加的倾向于接受他们重新定义的嬉皮士精神,也就是和平、爱、自由,也即是使得当代的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投入环保,支援非洲,接纳难民等社会活动的原因之一。
虽然说嬉皮士作为一个反文化,反人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种对于思想上的冲击还是遗留至今,哪怕当今也是可以看到的。
现在开始回答问题:==
1嬉皮士群体形成的原因
1.1婴儿潮的到来,使得青年人口极具增加,而同时当时的美国个人平均收入增长百分之293,使得有大量的中产阶级产生,而他们的子女生活在富足而安定的环境中,算是未经磨难就成长起来的一批自由人,而这样的人在满足生存的条件后,希望有一些更高的追求,这也算是反叛的根基。
1.2青年群体的形成,由于冷战期间的战略竞争,给美国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高等教育更加的趋近与平民化,而这种普遍教育使得大量的7-21岁的青年从社会群体中分离出来,隔绝了家庭对其的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生成为了一个新的阶层。
一方面在远离父母的监管,同时又处于社会的边缘,虽然在年龄上走向成人,但心智上并未成熟,
另一方面在大学期间可以享受到其他人享受不到的自由与空闲,然而大学中的自由与社会中的制约是不平衡的。
这就导致了几个问题,
一个事给予了学生把不满情绪付诸于行动的可能,因为大学青年的密集程度高,从众和反叛的心理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大学生对于社会达到“真正自由”的向往。
另一个是,由于冷战期间使得教育更偏向于技术技能的培训,让人人都成为“有用有价值的人”或者说必要的工具,这种冷战的意识形态融入了大学课堂,让大学生们感到反感与愤怒,由此引发其自我救赎的尝试。
再一方面由于当时大量的社会边缘青年人士的逐渐累积,这些社会的边缘人士又有着相同的处境和遭遇,所以从中开始孕育出群体意识,和对该群体的认同。而嬉皮士的文化和主题和生活方式恰恰迎合了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情绪,形成嬉皮士青年群体的社会条件已经成熟。
1.3青年的异化
1,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结构之间的反差造成了人乃至社会的全面紧张和迷茫,使得文化上的颠覆不可避免,传统的基督教伦理已经没落,享乐主义开始盛行。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体制的蓬勃发展导致高消费社会的兴起,而旧的教义倡导工作,清醒,节欲,严肃的人生态度,这些教义被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撕的粉碎。
2,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进步之间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类在较小的劳动下,获得了更多的产品,这一方面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变的恶化,因为对自然资源的摧毁和浪费使得以往的自然变的不那么自然,而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使得人们之间的感情变的疏远,所以很多人对于这种“富足的社会”感到抵触,进而产生了反现代文明的思想。
3,战后成长的一代与其父辈在文化认同上产生巨大的矛盾。因为校园中的自由,公正,平等与社会中的规则相抵触,使得青年人感觉到融入不了社会,于是群体性的反叛开始发芽成长。
4,文化上的断裂造成了青年的普遍的异化,但富足的社会难以解决的贫困,让青年感到对社会的失望和无奈。贫富差距的出现使得社会变的不稳定,并且由于当时的共和党的执政方针偏向于国内,使得大量的阴暗面抬上了桌面,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是,正是由于人们日益认识到了大众的贫困,沮丧的心理才得以发泄。
5,5060年代的国内和国外的政策引起了青年们的强烈不满。国内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黑人游行惨遭镇压,黑人领袖老马被暗杀,美国对古巴的军事干涉、侵越战争的升级,这一切都给美国青年的心理留下了阴影,特别是美国在越南中死伤的人不断增加,更加加强了美国青年对美国侵略扩张的反抗。
以上98%摘抄自《嬉皮士》
下面再说一说其他的东西,其实一说到嬉皮士,一般会联想到的,也许是这么几个词,颓废,反抗,群居,性,毒品,摇滚,而这些也基本上算是颓废一代的总称,所以俺就以下这些词语简单做介绍撒~~
颓废:很多的照片都能看的出来,在街道的两边,坐着留着长发的、穿着破牛仔裤的白人通常就是嬉皮士,他们没有工作,也不想工作,迷茫,无助,思索或没有思索的望着远方,将旧有的一切抛在身后,却不知道应该保留什么,颓废的无以复加。
反抗,事实上,嬉皮士运动的高潮或终点就是在于反抗,举行反战游行,结果在校园里发现全副武装的士兵,愤怒的学生向士兵们殴打而去,这时开枪了,杀死了4人,因为这个事情导致全美国唯一一次罢课行动,但同时发现,当时的社会精英们非但没有惩罚开枪的士兵,反而赞赏有加,使得青年们心灰意冷,从此嬉皮士运动也就没落下去。
群居村落,因为嬉皮士的没落(没没落之前也有)使得出现两类人,一类是继续坚持与政府相沟通,去争取追求的东西,另一类则是以一种避世或犬儒的形态继续生存下去,而避世的主要手段就是群居村落,这种村落包括三种类型,一种类型宗教类型的村落,一种类似于复古式的村落,一种是类似族长式的村落。无论是那种村路,其中必然蕴含的就是群交,而且是男是女并不重要,再就是公共一切生产资料,还有对于女性的压榨(这也是为啥后来群居村落消失的原因,不少的女性转而投靠到女权主义者那里去了)
性:对于自由的极度渴望,让这类人的思想变成,只要对别人无害,那么就可以去做。当然对于性开放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个人认为还是太开放了,接受不了,同性相交,群交,随便找个路人就可以相交,人妻互换。。。
毒品:嬉皮士们认为,毒品能够给自己以别样的感受,并且他们在相信的同时还会向东方的很多思想去借鉴,无论是印度教,还是道教,还是佛教。。。为了让自己能够体会到这些境界,所以不断的尝试毒品,当然也有些是为了创作,其中有很多人为此而丧命。
ps:毒品千万不要沾,想找死有有很多方法。
摇滚:关于这点我不是那么清楚,因为俺是个音乐白痴,不过说roll and roll就是性交的声音,这倒是头一次听到,关于摇滚其实是出来不少的牛人,这本书说,像披头士,猫王,爸爸妈妈乐队。。。。一系列的。另外一点是因为摇滚其中掺杂了很多美国俚语,所以使得俚语也成为了嬉皮士们的一种符号。其他的,呵呵,不知道了=。=
————————————————————————————————————————————写完抄完,有兴趣的还是看看书吧==,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心理学都有涉猎,书名在最上头。显示全部
邓柯,我们都是虫子
物质的满足会激发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
不鸟万如一,http://ipn.li
朋克最好不放在这个语境裏讨论。
以下属於答非所问,但还是想说:美国的 1960年代的遗产,我们今天都在享用。1960年代的迷幻(psychedelic),演变成了 1990年代的电幻(cyberdelic),随後再渗透到主流生活的方方面面。看看蔡志浩对今天世界的精准描述:
http://taiwan.chtsai.org/2015/03/17/shidai_yu_shidai/
不稳定,发现问题,跨领域,回归自我,创造力,留白,寻找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哪一条不是 19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特徵?文艺界在 1960年代做的事情,直到今天才慢慢波及实体主流世界。
王茜,爱首饰,爱做首饰,在某宝,米亚首饰部落
刚看完《在路上》,电影,呵呵。我的理解比较浅,单从这电影来看BG被以为垮掉一代我觉得还蛮贴切。表面自由快乐,内心颓废甚至荒芜。他们追求自由,表达反抗,但实际是迷茫,没有明确方向。只是用自由来粉饰了反抗、发泄、叫嚣。是的,他们发泄出来了,然后呢?留下什么了呢?还是那片混沌。
走到一个极端,这相对是容易的,因为找到平衡点是最难。
当人们慢慢平静下来,就会反弹一样从这一极端缓缓移到中心,寻找那个平衡点,至少不必极端。于是,来到了60年代,开启了嬉皮士时代,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和鲜明而毫无戾气的个人主义色彩。嬉皮士试图创造一种乌托邦式的生活,虽然并不现实,但却具有现实意义。这是一次精神发展的爆发,也是性灵的一次洗礼与反思。
这两个时代相比,前者更为极端、粗暴、盲目,就像一个愤怒的小孩。后者,变平和了些,像怀抱理想的少年。
知乎用户,ITer,一人一壶酒,仗剑走天涯
同意你的观点,“垮掉的一代”,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一点不认为那个年代是垮掉,恰恰觉得那是对生命、对梦想、对改变这个陈旧的世界做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叛逆的尝试,在路上我还没有看过全本,然后只是仅仅的只言片语,已经让我很是激动和感同身受了,看了切格瓦拉和摩托日记,让我对人生,又多了一份自己的思索。如果世界已经固定了,那么我愿意做那个孤独的走另外的路的青年,那个年代,走另外的路的人很多,他们并不孤独,我很向往
知乎用户,吃馒头拉花卷儿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朋克和嬉皮。这就像杀马特和广场舞,都不太招人待见但是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嬉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生育率激增和经济的大幅度增长,就有一帮非常超前的人开始思考,他们思考以及行为的成果直接作用于我们。楼下有人说这是迷茫的宣泄出来,我不太认同,当然当嬉皮成为一整个运动的时候当然会有跟风狗,这在哪儿都一样,但是发起人绝对都是天才。凯鲁亚克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性格,其次是金丝宝。
我哥们儿叫我roll叶子去了,回来写
刘丢丢,要心如明镜。
结束长时间的战争,社会步入相对步入稳定,物质生活已然不能满足长时间沉浸在精神生活严重低迷的人们。这时候,会有新的力量的爆发:追求自由光明,超脱,顺其自然。至于说BG,除了文学,摇滚音乐也在这个时候流光溢彩。总之,这是崭新的年代。
张祖逸,怪异是真正反布尔乔亚的
我认为是城市扩张下恋旧和求新两种情绪的矛盾所致,以及后现代化社会开端所导致的后现代主义兴起。
先贴一段“波西米亚神话产生根源在于十八世纪末期经济政治剧变,剧变破坏了传统,产生了留恋过去和期待更大改变两种情绪。”这个道理甚至同样适用于新文化运动,花儿革命等,这种浪潮一般会在战后出现,艺术家改头换面不以创作艺术为主而转向投入社会运动中。
建议题主参照迷惘的一代也就是爵士时代,垮掉一代和爵士时代都出现过社会主义热潮,某种音乐形式兴起,都发生在世界大战之后。有趣的是,对比垮掉的一代和迷惘一代对美国群像式精神病的描写同出一辙,战后经济的大起大落,社会矛盾突出,吃饱肚子的和饿肚子的都开始投入创作,属于政治意识最巅峰的时期之一。
其次,美国乃至西方社会二战后的思想潮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Frankfort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率先指出,在启蒙时代初期,理性就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人们摆脱蒙昧与恐惧的人文理性;另一类是帮助人们了解自然规范生产的工具理性。二者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是和谐统一的。然而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理性逐渐代替了工具理性的角色并在与人文理性的共存中占了上风,人文理想中的自由与人权渐渐被科技理性所主导的标准化、统一性、整体性所侵蚀,这样人所创造出的科学技术反过来控制了人的思想行为与文化生活,人们不得不以内在的精神沉沦去换取外在物质利益的丰厚,人异化了。面对这个问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衍生出了两种思潮,一个是马尔库塞所倡导的,矛头指向工业文化与科技进步的左翼激进革命(甚至包括我们的文革),它以彻底地破坏工业生产和科技进步为主旨进而逼迫资本主义露出残暴的嘴脸;另一个是福科等的后结构主义思潮,这实际上是右翼新保守主义的开端,它倡导一种温和的范式转换并改变文化中的语言结构以抵消霸权与垄断。”这段摘自百科,简单陈述后现代化工业结构开始的转变导致思潮开始的转变,尤其二战之后美苏二元对立的情况下,麦卡锡主义和杜鲁门主义对文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反抗教条主义而追求一种普世的情绪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的目的之一。
最后稍稍补充点,作为波西米亚文化的一部分,这类艺术家亚文化从文艺复兴早已存在,文化潮流都存在于疆域扩张和城市文化兴盛的阶段。
苏塞克斯,古筝演奏
你自己都说了二战后了╮(╯_╰)╭
就拿最简单的来说每个时期产生的文化也好什么也好都是和时代背景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的
很多人把垮派嬉皮士摇滚等等等等的出现看的非常复杂非常难以言说
认为是一种很精神化的牛逼存在
但我认为其珍贵就在于这种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因为这是在和平年代无法再出现的
而且即使有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刘大野,人生无常,不可虚度。
我看有人说——
二战过后垮掉的一代,是因为二战美国的军队存在大量使用军用兴奋剂类药物,
导致了战后军人大量的药物成瘾而造成的。
高庆新,游于无穷
科恩倏地站了起来,他穿了件西装,没打领带,仍是长发披肩。科恩略为欠欠身子,大声地说:“总理先生,我想知道您对美国嬉皮士的看法。”
斯廷霍文事前叮嘱过这个格外活跃的科恩,要科恩不要随便拿问题打扰周总理。这时,斯廷霍文焦急地朝科恩打手势,仍阻挡不住。
大厅里静静的,人们都关心地望着周恩来。
周恩来客气地微笑着打量了科恩一眼,瞄了瞄那蓬松飘垂的长发,说:“看样子,你也是个嬉皮士罗。”
周恩来继而把眼光转向大家:“世界的青年们对现状不满,正在寻求真理。在思想发生变比的过程中,在这种变化成型以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变化也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可以容许的。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为寻求真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途径。”
沈震,爱学习的人
一代人看不起一代人而已,就像我国的曾经80后一样,之前又是90后,现在是00后,以后还可能是10后,每一代都可能被上一代说,一句老话,一代不如一代。
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